中危前列腺癌的預后相對可控,其危險性介于低危與高危之間,需結合個體情況綜合評估。疾病管理需考慮腫瘤分級、患者年齡、基礎健康狀況等因素,通過主動監測、放療、內分泌治療、手術切除、綜合干預等方式實現個性化治療。
1、分級特征:中危前列腺癌的Gleason評分通常為7分,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在10-20ng/ml之間。這類腫瘤可能存在局部進展風險,但遠處轉移概率低于高危組。治療方案需參考穿刺活檢結果與影像學檢查,必要時采用多參數MRI進行精確分期。
2、主動監測:適用于預期壽命較長且腫瘤體積較小的患者,通過定期PSA檢測、直腸指診和重復活檢跟蹤病情。監測期間需保持每3-6個月隨訪,發現PSA倍增時間縮短或病理升級時應轉為積極治療。
3、放射治療:外照射放療EBRT聯合短期4-6個月雄激素剝奪治療ADT是標準方案,常用技術包括調強放療IMRT和立體定向放療SBRT。近距離放療粒子植入對局限性疾病也有良好控制率,五年無進展生存率可達80%以上。
4、手術選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適用于預期壽命超過10年、無嚴重合并癥者,推薦采用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技術。術后需監測尿控功能和勃起功能恢復,必要時進行盆底肌訓練或藥物輔助。手術聯合術后放療可降低切緣陽性者的復發風險。
5、綜合管理:生活方式調整包括地中海飲食富含番茄紅素、歐米伽3脂肪酸、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游泳。心理支持可緩解疾病焦慮,認知行為療法對治療相關抑郁癥狀有改善作用。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優化血壓血糖控制。
中危前列腺癌患者應保持規律隨訪,飲食注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羽衣甘藍和豆制品攝入,限制紅肉及加工食品。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排尿功能,太極拳等柔韌訓練有助于維持骨盆血液循環。治療期間出現骨痛、血尿或排尿困難需及時復診,PSA監測建議持續至治療后10年。保持積極心態與醫患溝通對長期預后至關重要,多學科團隊協作能顯著提升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