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牙頜種植體數量需根據患者牙槽骨條件、咬合功能需求及經濟預算綜合評估,通常可選擇植入2顆、4顆、6顆或8顆種植體。
1、雙種植體:下頜骨條件較好者可采用All-on-2技術,兩顆種植體支撐整排義齒。該方案創傷小、費用低,但需嚴格評估骨密度,長期使用可能出現應力集中導致骨吸收。
2、四種植體:All-on-4為經典方案,通過傾斜植入避開解剖結構,適合中度骨量不足患者。四顆種植體分散咬合力,穩定性優于雙種植體,上頜需注意竇腔規避。
3、六種植體:針對骨質量較差或高咬合負荷需求者,六顆種植體提供更強支撐力。前牙區垂直植入配合后牙區傾斜植入,可減少懸臂梁效應,降低修復體折裂風險。
4、八種植體:全牙弓分段修復方案,每側植入4顆種植體實現類似天然牙的分散受力。適用于年輕患者或咬合力較大者,手術復雜度和費用顯著增加,但遠期成功率更高。
5、個體化方案:結合數字化導板與即刻負重技術,可針對骨缺損部位采用zygomatic顴骨或pterygoid翼板種植等特殊術式。需通過CBCT評估神經管、上頜竇等關鍵解剖結構。
種植體數量確定后需配合嚴格的術后維護,包括每日使用沖牙器清潔種植橋體、每半年專業潔治。飲食上避免啃咬硬物,優先選擇富含鈣質的魚類、乳制品促進骨結合。建議搭配低強度有氧運動改善頜骨血供,吸煙患者必須戒煙以降低種植體周圍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