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可通過保婦康栓、消糜栓、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等藥物治療,通常由激素水平變化、慢性炎癥刺激、宮頸損傷、病原體感染、宮頸上皮內移行等因素引起。
青春期或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導致宮頸柱狀上皮外移,形成生理性糜爛樣改變。這類情況通常無需特殊用藥,定期隨訪觀察即可。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可減少刺激。
慢性宮頸炎引發的病理性糜爛需抗感染治療,消糜栓含黃柏、苦參等成分可清熱燥濕。伴隨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時,需聯合口服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或多西環素控制感染。
HPV感染導致的宮頸病變可使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調節局部免疫。該藥物通過抑制病毒復制促進組織修復,治療期間需監測HPV載量變化,配合冷凍治療消除疣體。
中重度糜爛伴接觸性出血可選用保婦康栓促進創面愈合,其莪術油成分能改善局部微循環。藥物治療無效時需考慮利普刀錐切術或微波治療消除糜爛面。
避免頻繁陰道沖洗破壞菌群平衡,同房時使用避孕套減少機械刺激。棉質內褲需每日更換,經期勤換衛生巾保持外陰干燥,適度補充乳酸菌制劑維持陰道酸性環境。
藥物治療期間應避免辛辣飲食,適當增加西藍花、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攝入。每周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治療結束后每6-12個月需做TCT和HPV聯合篩查。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或排液需及時復診,禁止自行購買強酸類腐蝕性藥物局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