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可能由遺傳因素、免疫異常、感染刺激、代謝障礙、精神緊張等原因引起,其危害包括皮膚損害、關節病變、代謝綜合征、心理障礙、共病風險增加等。
銀屑病典型表現為紅斑覆蓋銀白色鱗屑,好發于頭皮、肘膝等部位。反復發作可能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增加繼發感染風險。局部護理需使用尿素軟膏、水楊酸制劑軟化角質,避免搔抓刺激。
約30%患者會發展為銀屑病關節炎,表現為指趾關節腫脹疼痛,嚴重者出現關節畸形。關節病變可能與IL-23/Th17通路異常激活有關,需通過甲氨蝶呤、阿達木單抗等藥物控制炎癥。
患者常合并肥胖、高血壓、高尿酸血癥等代謝綜合征。慢性炎癥狀態可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定期監測血糖血脂,采取地中海飲食模式控制體重。
皮損可見性易引發焦慮抑郁,約60%患者存在病恥感。心理應激又會加重病情形成惡性循環。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訓練可改善情緒狀態,必要時聯合帕羅西汀等抗抑郁藥物。
銀屑病患者發生炎癥性腸病、葡萄膜炎風險增高2-3倍。系統性炎癥可能通過細胞因子風暴影響多器官功能,需定期篩查腸鏡、眼底檢查等并發癥。
銀屑病患者需保持低糖低脂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瑜伽,避免劇烈運動誘發同形反應。沐浴水溫控制在37℃以下,使用無皂基清潔劑減少皮膚刺激。皮損廣泛或伴隨全身癥狀時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生物制劑如司庫奇尤單抗可顯著改善中重度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