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癥狀表現差異顯著,前者多表現為代謝亢進癥狀,后者則以代謝減緩為主要特征。
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典型癥狀包括心悸、手抖、怕熱多汗。患者可能出現食欲亢進伴體重下降、大便次數增多,部分病例伴隨眼球突出或甲狀腺腫大。情緒波動明顯,易出現焦慮、失眠等精神癥狀。
甲狀腺激素不足引發代謝率降低,常見表現為畏寒乏力、皮膚干燥脫屑。患者多有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認知功能下降,部分出現聲音嘶啞、顏面浮腫。消化系統癥狀以便秘、腹脹為主,女性可能伴月經量增多。
甲亢患者常見竇性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嚴重者可出現心房顫動。甲減則多表現為心動過緩、心音低鈍,長期未治療可能引發心包積液。兩者均可導致血壓異常,但甲亢以收縮壓升高為主,甲減易出現舒張壓增高。
甲亢患者可能出現脛前粘液性水腫或杵狀指,甲減常見眉毛外1/3脫落。兒童甲亢會影響生長發育加速,而甲減患兒多表現為生長遲緩、骨齡落后。老年患者癥狀常不典型,甲亢易被誤診為心臟病,甲減可能被當作抑郁癥。
甲亢危象表現為高熱、譫妄等需緊急處理,甲減嚴重時可出現粘液性水腫昏迷。長期未控制的甲亢可能導致骨質疏松,甲減可能引發高膽固醇血癥。妊娠期甲狀腺疾病可能影響胎兒神經發育,需特別關注促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
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需定期監測TSH、FT3、FT4指標,日常注意保持碘攝入平衡。甲亢患者應避免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甲減可適量增加瘦肉、雞蛋等優質蛋白。適度進行瑜伽、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癥狀,出現心慌氣促等不適需及時就醫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