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出現白塊可通過保濕護理、防曬保護、局部用藥、光療治療、手術移植等方式改善。皮膚白塊可能由皮膚干燥、紫外線損傷、真菌感染、白癜風、外傷疤痕等因素引起。
1、保濕護理:
皮膚干燥可能導致暫時性色素脫失,表現為局部淺色斑塊。每日使用含尿素、神經酰胺的保濕霜涂抹患處,避免過度清潔。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減少使用堿性肥皂。
2、防曬保護:
紫外線會破壞黑色素細胞功能,建議外出時涂抹SPF30+防曬霜,佩戴寬檐帽。長期暴曬可能導致日光性白斑,好發于前臂等暴露部位。
3、局部用藥:
真菌感染引起的花斑癬需使用酮康唑乳膏、聯苯芐唑溶液等抗真菌藥物。白癜風患者可嘗試他克莫司軟膏或糖皮質激素類外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光療治療:
白癜風引起的白斑可采用窄譜UVB光療,每周2-3次照射。光敏劑配合UVA照射的PUVA療法適用于頑固性皮損,治療期間需監測皮膚反應。
5、手術移植:
穩定期白癜風患者可考慮自體黑素細胞移植術或表皮移植術。疤痕性白斑通過激光磨削聯合皮膚移植改善,需評估供皮區色素匹配度。
日常飲食可增加富含酪氨酸的豆制品、黑芝麻,補充維生素B12和銅元素。適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避免穿著過緊衣物摩擦患處。護理期間定期拍照記錄白斑變化,突發紅腫瘙癢需及時就診。病程超過3個月或白斑擴散至面部時應盡早就醫排查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