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前期可通過定期產檢、控制血壓、合理增重、補充鈣劑、監測尿蛋白等方式預防。該疾病通常與血管內皮損傷、胎盤灌注不足、遺傳易感性、免疫調節異常、營養缺乏等因素有關。
1、定期產檢:規范產前檢查能早期發現血壓異常和蛋白尿。妊娠20周后每2-4周監測血壓變化,通過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測評估器官功能。超聲檢查可觀察胎兒生長發育及胎盤血流情況。
2、控制血壓:妊娠期血壓應維持在<140/90mmHg。每日早晚測量血壓并記錄,避免高鹽飲食和情緒波動。血壓超過150/100mmHg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等降壓藥物。
3、合理增重:BMI正常孕婦建議增重11-16kg。采用分餐制控制總熱量,選擇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瘦肉。每周進行3-5次30分鐘步行或孕婦瑜伽,避免體重增長過快。
4、補充鈣劑:鈣攝入不足可能增加發病風險。每日補充1000-1500mg鈣劑,多食用豆腐、芝麻醬等高鈣食物。同時保證維生素D攝入促進鈣吸收,每日曬太陽20-30分鐘。
5、監測尿蛋白:尿蛋白陽性是重要預警信號。使用試紙定期自測晨尿,發現尿泡增多及時就醫。避免長時間站立,側臥位休息可改善腎臟血流,每日飲水量保持在1.5-2升。
預防子癇前期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證每日攝入優質蛋白60-80g,選擇三文魚、雞蛋等食物。補充含鎂豐富的堅果和綠葉蔬菜,限制咖啡因攝入在200mg/天以下。保持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固定自行車等低沖擊項目。出現持續性頭痛、視物模糊或上腹痛應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