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陽性可通過青霉素治療、多西環素替代、定期血清學檢測、性伴侶同步篩查、避免無保護性接觸等方式治療。梅毒通常由梅毒螺旋體感染、不安全性行為、母嬰垂直傳播、血液傳播、免疫抑制狀態等原因引起。
1、青霉素治療:青霉素是梅毒治療的首選藥物,芐星青霉素G可有效殺滅梅毒螺旋體。早期梅毒患者需單次肌注,晚期或神經梅毒需連續靜脈給藥。對青霉素過敏者需進行脫敏治療后再用藥,治療期間需監測吉海反應。
2、替代療法: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采用多西環素或四環素口服治療,療程需持續2-4周。頭孢曲松也可作為替代選擇,尤其適用于妊娠期患者。替代方案療效略低于青霉素,需加強隨訪復查。
3、血清學監測:治療后需定期進行非特異性抗體檢測RPR或VDRL,每3個月復查直至轉陰??贵w滴度下降4倍以上視為治療有效,若6-12個月內未達標需考慮治療失敗或再感染。
4、伴侶管理:所有性伴侶需同步接受篩查和治療,最近3個月內的接觸者無論檢測結果均應預防性用藥。治療期間禁止性接觸直至皮疹完全消退,治愈后仍需堅持使用安全套。
5、特殊人群:妊娠期梅毒需在孕早、晚期各進行1個療程治療,避免胎兒先天性感染。HIV感染者需延長療程并聯合抗病毒治療,神經梅毒患者需進行腦脊液檢查評估療效。
梅毒治療期間應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酒精攝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恢復期可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增強免疫力。衣物需單獨清洗消毒,潰瘍面保持干燥清潔,治療完成后2年內每半年復查血清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