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和肩周炎可通過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甲鈷胺等藥物緩解癥狀。頸椎病可能與長期低頭、椎間盤退變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頸部僵硬、上肢麻木等癥狀;肩周炎常與肩部勞損、關節囊粘連相關,多伴隨肩部疼痛、活動受限。
1、非甾體抗炎藥:
塞來昔布或雙氯芬酸鈉可減輕頸椎病和肩周炎的炎癥反應與疼痛。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發揮作用,適用于急性發作期,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長期使用需監測肝腎功能。
2、營養神經藥物:
甲鈷胺能促進神經修復,改善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或刺痛。作為維生素B12活性成分,可調節神經細胞代謝,通常需連續服用1-3個月,與維生素B1聯用效果更佳。
3、肌肉松弛劑:
鹽酸乙哌立松適用于頸椎病導致的頸肩部肌肉痙攣。該藥物通過阻斷脊髓反射緩解肌張力,可配合熱敷使用,可能出現嗜睡副作用,駕駛員慎用。
4、局部外用藥:
氟比洛芬凝膠貼膏或辣椒堿軟膏可直接作用于肩周炎疼痛區域。貼劑能持續12小時釋放藥物成分,皮膚敏感者需測試耐受性,避免與電熱毯同用。
5、關節腔注射:
嚴重肩周炎可考慮曲安奈德聯合利多卡因進行封閉治療。注射能快速消除關節囊粘連性炎癥,每年不超過3次,糖尿病患者需謹慎控制頻次。
藥物治療需結合頸椎牽引、肩關節功能鍛煉等物理療法。日常避免長時間低頭,建議游泳、羽毛球等伸展性運動,飲食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Omega-3食物,睡眠時選擇高度適宜的護頸枕。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手部肌力下降時需及時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