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囊和胎芽的正常大小與孕周密切相關,可通過超聲測量評估發育情況。孕囊直徑在孕5周約5mm、孕7周達20mm;胎芽長度孕6周約3mm、孕8周增長至15mm。
1、孕囊測量:
孕囊是妊娠早期包裹胚胎的囊狀結構,經陰道超聲在孕4-5周可觀察到。正常孕囊直徑每天增長約1mm,孕5周平均5-6mm,孕7周需達到18-24mm。若孕囊直徑大于25mm卻未見胎芽,需警惕空孕囊可能。
2、胎芽發育:
胎芽指孕6周后出現的胚胎雛形,其頭臀長CRL是重要評估指標。孕6周胎芽約2-4mm,孕7周達5-9mm,孕9周應超過22mm。CRL測量誤差需控制在±5天內,發育遲緩可能與染色體異常或胎盤功能不足有關。
3、孕周對應值:
孕8周時孕囊直徑約28mm,胎芽CRL約15mm;孕10周孕囊逐漸消失,CRL達31-35mm。此時若孕囊持續增大但胎芽生長停滯,需考慮胚胎停育。超聲檢查應結合末次月經日期綜合判斷。
4、異常情況:
孕囊過小可能與排卵延遲或胚胎發育不良有關,通常表現為孕囊直徑較孕周小10mm以上。胎芽生長速度低于0.7mm/天時,需監測β-HCG和孕酮水平,排除宮外孕或黃體功能不全。
5、動態監測:
間隔7-10天復查超聲可評估發育趨勢。正常妊娠中孕囊和胎芽應保持同步增長,若孕囊持續增大而胎芽無變化,或胎芽長度超過7mm仍無胎心搏動,提示不良妊娠結局。
建議孕婦保持均衡飲食,每日補充400μg葉酸,適當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魚肉蛋奶。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站立,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定期產檢時需結合超聲測量值與血清學指標綜合評估,發現異常增長需及時進行遺傳學篩查或內分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