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緩可通過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氨茶堿等藥物改善,通常由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竇房結功能減退、藥物副作用、心肌缺血、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原因引起。
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會抑制竇房結自律性,常見于運動員或長期鍛煉人群。日常可通過減少咖啡因攝入、避免憋氣動作緩解,急性發作時需靜脈注射阿托品阻斷迷走神經作用。
竇房結功能減退可能與年齡增長、心肌纖維化有關,通常伴隨頭暈、乏力癥狀。輕癥口服氨茶堿增強自律性,嚴重者需植入心臟起搏器,常用雙腔起搏器或頻率適應性起搏器。
β受體阻滯劑、地高辛等藥物過量會直接抑制心臟傳導系統。發現心率低于50次/分時應遵醫囑調整劑量,必要時使用異丙腎上腺素拮抗藥物副作用。
冠狀動脈狹窄導致竇房結缺血時,可能引發胸痛伴心動過緩。需聯合硝酸甘油改善血流,嚴重狹窄者需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或搭橋手術。
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代謝率降低,典型表現為怕冷、心率減慢。需長期口服左甲狀腺素鈉替代治療,定期監測TSH水平調整藥量。
日常建議增加魚類、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攝入,避免劇烈運動但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活動。睡眠時抬高床頭15-20厘米有助于減少夜間心動過緩發作,定期監測晨起靜息心率并記錄癥狀變化,合并暈厥或黑朦需立即心內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