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代輸尿管手術可能出現吻合口瘺、泌尿系統感染、電解質紊亂、腸梗阻及輸尿管狹窄等并發癥。手術方式的選擇、患者基礎狀況及術后護理均會影響并發癥發生率。
1、吻合口瘺:
腸管與輸尿管或膀胱吻合處可能出現愈合不良,導致尿液滲漏至腹腔。早期表現為腹痛、發熱及引流液增多,需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輕度瘺可通過留置引流管、營養支持保守治療,嚴重者需手術修補。術前營養評估及精細吻合技術可降低發生率。
2、泌尿系統感染:
腸道菌群易引發反復尿路感染,表現為尿頻尿急、腰痛或發熱。腸代輸尿管失去天然抗反流機制,細菌更易上行。需定期尿培養監測,長期低劑量抗生素如呋喃妥因、磷霉素可能用于預防。保持充足飲水量及排尿習慣可減少感染風險。
3、電解質紊亂:
腸道黏膜吸收尿液成分可能導致高氯性酸中毒或低鉀血癥,尤其在使用回腸段時更顯著。患者可能出現乏力、惡心或心律失常。需定期監測血電解質,口服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鉀可糾正失衡。限制高鹽飲食有助于控制癥狀。
4、腸梗阻:
術中腸管處理可能引發粘連性腸梗阻,表現為腹脹、嘔吐及排便停止。早期下床活動、術后腸蠕動刺激藥物如多潘立酮可預防。完全性梗阻需禁食胃腸減壓,無效時需手術松解粘連。腹腔鏡手術可減少組織創傷從而降低風險。
5、輸尿管狹窄:
吻合口瘢痕增生可能導致輸尿管狹窄,引發腎積水及腎功能損害。表現為患側腰痛或尿量減少。輕度狹窄可通過球囊擴張治療,嚴重者需再次手術重建。定期超聲隨訪能早期發現狹窄跡象。
術后需長期隨訪腎功能及電解質,每日飲水量建議2000毫升以上以稀釋尿液。飲食宜低鹽高鉀,避免腌制食品,適量補充柑橘類水果調節酸堿平衡。出現發熱、持續腹痛或尿量驟減時應及時就醫。康復期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吻合口牽拉,三個月內禁止提重物。定期進行泌尿系超聲及血肌酐檢測有助于早期發現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