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起皮開裂可能由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真菌感染、維生素缺乏、銀屑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保濕護理、藥物涂抹、營養補充等方式改善。
1、皮膚干燥:冬季低溫或頻繁洗手導致皮脂分泌減少,角質層水分流失加速。建議每日涂抹含尿素、神經酰胺的護手霜,避免使用堿性肥皂。室內濕度低于40%時可使用加濕器。
2、接觸性皮炎:長期接觸洗滌劑、消毒液等化學刺激物破壞皮膚屏障。表現為局部紅斑伴鱗屑脫落,可能與苯扎氯銨、十二烷基硫酸鈉等成分有關。需佩戴橡膠手套隔離刺激源,急性期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
3、真菌感染:紅色毛癬菌侵犯角質層引發角化過度,常見于糖尿病患者。皮損呈環狀擴散伴邊緣脫屑,需通過真菌鏡檢確診。局部使用聯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膠,療程不少于4周。
4、維生素缺乏:維生素A、B族攝入不足影響上皮細胞分化,導致手掌及手背對稱性脫皮。深綠色蔬菜、動物肝臟可補充維生素A,全谷物與瘦肉富含維生素B7。血清維生素檢測可明確缺乏種類。
5、銀屑病:免疫異常引發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手背出現邊界清晰的紅色斑塊覆蓋銀白色鱗屑。可能與鏈球菌感染、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需皮膚科確診后采用卡泊三醇軟膏聯合窄譜UVB光療。
日常護理需兼顧溫和清潔與深度滋潤,洗手水溫控制在37℃以下,擦干后立即涂抹保濕產品。增加三文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修復皮脂膜,瑜伽等減壓運動對特應性皮炎患者有益。若開裂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滲血、化膿,需排除慢性濕疹或掌跖角化癥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