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上PO是拉丁語"per os"的縮寫,意為"經(jīng)口給藥"。這種給藥途徑指藥物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吸收,是臨床最常用的給藥方式之一。
1、口服給藥:PO給藥涵蓋片劑、膠囊、口服液等劑型,需配合適量溫水送服。阿莫西林、布洛芬、蒙脫石散等常見藥物均采用該途徑,藥物經(jīng)胃腸道吸收后進入血液循環(huán)。
2、用藥優(yōu)勢:相比注射給藥,PO方式具有無創(chuàng)、操作簡便的特點。患者可自行完成給藥過程,適用于慢性病長期用藥,如高血壓患者服用氨氯地平、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
3、吸收特點:藥物通過消化道黏膜吸收,受胃排空速度、腸蠕動影響。脂溶性藥物更易穿透細胞膜,水溶性藥物依賴特殊轉運體,如補鐵劑需與維生素C同服促進吸收。
4、適用場景:門診患者、家庭用藥多采用PO給藥。解熱鎮(zhèn)痛藥對乙酰氨基酚、抗過敏藥氯雷他定等非處方藥均設計為口服劑型,便于民眾自行購買使用。
5、注意事項:腸溶制劑需整粒吞服避免破壞包膜,緩釋片不可嚼碎影響藥效。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需餐前服用,鐵劑與鈣片需間隔兩小時服用防止相互作用。
正確理解PO標識對安全用藥至關重要,服藥時應保持直立姿勢避免嗆咳,用藥后30分鐘內避免平臥。特殊人群如嬰幼兒可選擇顆粒劑沖服,吞咽困難者咨詢醫(yī)生更換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