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破傷風可通過徹底清創、破傷風抗毒素中和毒素、鎮靜解痙、抗生素控制和營養支持等方式治療。該病主要由破傷風梭菌經臍帶傷口感染引起,毒素侵襲神經系統導致肌肉強直性痙攣。
1、傷口處理:
立即用3%過氧化氫溶液反復沖洗臍部創面,清除壞死組織和異物。擴創后保持開放引流,避免形成厭氧環境。操作需在鎮靜狀態下進行,防止刺激誘發痙攣。
2、抗毒素應用:
盡早肌注破傷風抗毒素TAT或靜脈用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中和游離毒素。TAT需皮試陰性后使用,劑量為1萬-2萬單位;TIG可直接輸注500單位,二者不可同時使用。
3、痙攣控制:
選用地西泮持續靜脈泵入維持鎮靜,劑量根據抽搐頻率調整。嚴重痙攣時可聯用苯巴比妥或咪達唑侖。保持環境黑暗安靜,減少聲光刺激誘發痙攣發作。
4、抗感染治療:
靜脈輸注青霉素G或甲硝唑殺滅破傷風梭菌,療程7-10天。合并其他細菌感染時加用頭孢曲松。用藥期間監測肝腎功能及血常規變化。
5、生命支持:
痙攣期需禁食并給予腸外營養,每日熱量不低于100kcal/kg。出現喉痙攣時立即氣管插管,呼吸衰竭者機械通氣。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心電監護觀察心律失常。
治療期間嚴格實施接觸隔離,護理操作集中進行。恢復期逐步嘗試微量喂養,首選母乳或深度水解配方奶。出院后定期隨訪神經系統發育,接種百白破疫苗完成主動免疫。保持臍部干燥清潔直至完全愈合,避免重復感染。母嬰同室期間指導正確哺乳姿勢,減少喂養相關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