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可能由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馬凡綜合征、外傷、妊娠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藥物控制、手術修復等方式治療。
1、高血壓: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會導致主動脈壁承受過大壓力,內膜易出現微小撕裂。日常需監測血壓,低鹽飲食,規律服用降壓藥如氨氯地平、纈沙坦、美托洛爾。
2、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脂質沉積形成斑塊,削弱主動脈彈性。低脂飲食配合有氧運動,控制血脂藥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依折麥布。
3、馬凡綜合征:結締組織遺傳缺陷導致主動脈中層結構異常??赡芘cFBN1基因突變有關,通常表現為四肢細長、晶狀體脫位等癥狀。需定期影像學監測,必要時行主動脈根部置換術。
4、外傷因素:車禍或墜落等外力直接損傷主動脈壁。可能與減速傷、穿刺傷等因素有關,常伴隨劇烈胸痛、休克等癥狀。緊急處理需行覆膜支架植入術或人工血管置換術。
5、妊娠相關:孕晚期血容量增加和激素變化加重血管負荷。建議高危孕婦孕前評估,控制體重增長在11-16公斤,分娩時避免血壓劇烈波動。
日常需避免突然用力動作,血壓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急性發作時立即平臥制動,撥打急救電話。術后康復期可練習八段錦、呼吸訓練,補充優質蛋白促進傷口愈合,定期復查CTA監測血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