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結節是肺部CT影像中呈現半透明云霧狀陰影的圓形或類圓形病灶,可能由炎癥、出血、纖維化或早期肺癌等因素引起。
1、影像特征:
磨玻璃結節在CT上表現為密度輕度增高的云霧狀影,可清楚看到內部血管和支氣管結構。根據是否含實性成分分為純磨玻璃結節pGGN和混合磨玻璃結節mGGN,后者惡性概率顯著增高。結節直徑小于5毫米多為良性,大于8毫米需密切隨訪。
2、炎癥因素:
肺部感染是常見誘因,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等病原體可引起肺泡壁水腫或滲出,形成暫時性磨玻璃影。此類結節多伴有咳嗽、發熱等癥狀,抗感染治療2-3個月后通常吸收消散。部分新冠肺炎康復者也會遺留暫時性磨玻璃改變。
3、出血原因:
支氣管擴張或血管畸形導致的肺泡微量出血,CT可表現為磨玻璃結節。常見于抗凝治療患者或肺血管炎早期,通常無典型癥狀。出血性結節多在1-2個月內自行吸收,期間需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出血加重。
4、癌前病變:
非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在影像學上均表現為純磨玻璃結節。這類結節生長緩慢,倍增時間常超過400天,但具有惡變潛能。對于持續存在的8毫米以上純磨玻璃結節,建議每3個月復查薄層CT。
5、浸潤性病變:
微浸潤腺癌MIA多表現為混合磨玻璃結節,實性成分占比與惡性程度正相關。這類結節可能伴隨胸膜牽拉、分葉狀邊緣等惡性征象,需通過病理活檢確診。早期手術切除5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
發現磨玻璃結節后應戒煙并避免二手煙暴露,保持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以增強肺功能。飲食建議增加十字花科蔬菜西蘭花、芥藍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獼猴桃、橙子,限制腌制食品攝入。建議每6-12個月復查低劑量CT,結節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加時需胸外科專科就診。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對結節轉歸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