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體檢通常包括基礎檢查、血液檢測、影像學檢查、泌尿系統評估和專科篩查五大類項目,具體涵蓋身高體重測量、血常規、腹部超聲、前列腺檢查和腫瘤標志物檢測等。
1、基礎檢查:
基礎體格檢查是體檢的首要環節,包括測量血壓、心率、身高體重計算BMI指數,評估是否存在肥胖或營養不良。醫生會通過視觸叩聽檢查皮膚、淋巴結、甲狀腺等體表器官,同時進行心肺聽診和腹部觸診,初步判斷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功能狀態。
2、血液檢測:
常規血液檢查包含血常規觀察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數量,肝功能檢測轉氨酶和膽紅素水平,腎功能檢查肌酐和尿素氮指標。40歲以上男性建議加做血脂四項和空腹血糖,篩查高脂血癥和糖尿病風險。部分體檢套餐還會包含甲狀腺功能、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等代謝指標。
3、影像學檢查:
腹部超聲能觀察肝臟、膽囊、胰腺和雙腎的形態結構,胸部X光片可排查肺部結節或心臟擴大。50歲以上男性推薦進行骨密度檢測,評估骨質疏松風險。有吸煙史者應考慮低劑量肺部CT,早期發現肺部占位性病變。
4、泌尿系統評估:
尿常規檢查可發現蛋白尿、血尿等異常,中老年男性需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泌尿系超聲能評估前列腺體積和膀胱殘余尿量,存在排尿困難癥狀時可加做尿流率測定。有性傳播疾病風險者應進行相關病原體篩查。
5、專科篩查:
根據年齡和風險因素選擇專項檢查,如40歲以上進行結直腸癌糞便潛血試驗,50歲以上建議胃鏡檢查。心血管高危人群需做頸動脈超聲和心電圖運動試驗。有家族腫瘤史者可檢測相關腫瘤標志物,如AFP、CEA、PSA等。
體檢前3天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高脂食物影響血脂結果,檢查當日需空腹8-10小時。長期服藥者需告知醫生藥物種類,高血壓患者體檢當日可少量飲水服藥。建議選擇上午時段體檢以保證血液指標準確性,檢查后及時與醫生溝通異常指標,必要時三個月后復查或專科就診。建立年度體檢檔案有助于縱向對比數據變化,對慢性病實施早期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