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病變會導致視力降低。黃斑區是視網膜中負責中心視力的關鍵區域,病變會直接影響視物清晰度、色彩辨識及細節分辨能力。
黃斑病變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類型。干性黃斑病變進展較慢,早期可能僅出現視物模糊或輕度變形,隨著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萎縮,視力逐漸下降。濕性黃斑病變由異常血管增生引起,血管滲漏會導致視網膜水腫、出血,短期內即可造成視力驟降或視野中央出現暗點。
1、干性黃斑病變的發展階段:
早期表現為視物輕微模糊或需要更強光線閱讀,眼底可見玻璃膜疣沉積;中期出現視網膜色素上皮局部萎縮,視力降至0.3-0.5;晚期大面積地圖狀萎縮累及黃斑中心凹時,視力可能低于0.1。日常需定期進行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發現直線扭曲立即就醫。
2、濕性黃斑病變的急性癥狀:
突發性中心視力下降常伴隨視物變形、中央暗區或色覺異常,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下出血、滲出灶。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能清晰顯示視網膜水腫層間積液,熒光造影可定位滲漏點。發病48小時內接受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注射治療可最大限度保留視力。
黃斑病變患者需避免強光直射眼睛,外出佩戴防藍光眼鏡;飲食增加深色蔬菜與深海魚類攝入,補充葉黃素、玉米黃質;控制血壓血糖在正常范圍,每月復查視力及眼底。濕性病變患者注射治療后需保持俯臥位4小時以促進藥物吸收,避免劇烈運動防止玻璃體牽拉視網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