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疼痛多數情況下可以緩解。常見病因包括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骨質增生,需根據具體病因選擇藥物。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腳后跟疼痛的常見原因,表現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顯。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可緩解炎癥和疼痛。局部涂抹扶他林軟膏也有助于減輕癥狀。日常需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選擇有足弓支撐的鞋子,睡前可進行足底筋膜拉伸。
2、跟腱炎:
跟腱炎多因運動過度或鞋子不合適導致,疼痛集中于跟腱附著點。口服塞來昔布或外用氟比洛芬凝膠可減輕炎癥反應。急性期需休息并冰敷,恢復期逐步進行跟腱拉伸訓練。避免穿硬底鞋,運動前充分熱身能預防復發。
3、跟骨骨刺:
骨質增生刺激周圍軟組織會引起持續性疼痛。除使用洛索洛芬鈉等藥物外,可配合超聲波或沖擊波治療。定制矯形鞋墊能分散壓力,減輕骨刺對軟組織的刺激。體重超標者需控制體重,減少腳跟負荷。
每日用溫水泡腳15分鐘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水中加入適量艾葉或紅花效果更佳。避免赤腳行走或穿平底鞋,選擇后跟有緩沖設計的運動鞋。疼痛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紅腫發熱時,需排查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全身性疾病。適度進行提踵鍛煉能增強足部肌力,但急性期應暫停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