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LOT指胎兒在子宮內呈左枕橫位,即胎兒枕骨位于母體骨盆左側,頭部朝向母體左側,胎背朝向母體前方。這種胎位屬于頭位的一種,在妊娠中晚期常見,多數情況下可通過胎兒自身旋轉調整為更適合分娩的枕前位。
1、解剖定位:LOT胎位中,胎兒枕骨位于母體骨盆左側緣,與母體髂嵴平行。胎頭俯屈狀態良好時,雙頂徑與骨盆入口橫徑一致,有利于后續內旋轉。超聲檢查可清晰顯示胎兒脊柱位于母體左前方,胎心音聽診位置多在母體臍下左側。
2、臨床意義:妊娠34周前出現LOT胎位無需特殊干預,約85%的胎兒會在分娩前自然轉為LOA左枕前位。若持續至臨產,可能延長第一產程,但多數仍能經陰道分娩。產科醫生會通過四步觸診法動態監測胎位變化。
3、影響因素:母體骨盆形態異常如扁平骨盆可能限制胎頭旋轉。羊水過多時胎兒活動空間增大,胎位穩定性較差。初產婦腹壁肌肉緊張度較高,也可能影響胎兒轉位。多胎妊娠或子宮肌瘤壓迫等機械性因素需排除。
4、分娩處理:活躍期發現持續性LOT時,可采取母體體位調整如側臥位促進胎頭旋轉。必要時行徒手旋轉術,由經驗豐富的助產士在宮縮間歇期操作。第二產程延長或停滯時需評估是否需產鉗助產或剖宮產。
5、風險預警:胎位異常合并胎兒窘迫、臍帶繞頸≥2周或巨大兒等情況,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出現規律宮縮后胎心監護異常,或產程進展緩慢伴持續性枕橫位,應考慮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
妊娠期保持適度運動如骨盆搖擺操可促進胎位調整,避免長期仰臥位。每日膝胸臥位練習每次10-15分鐘,配合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骨盆空間。定期產檢監測胎位變化,發現胎動異常或陰道流液及時就診。均衡攝入蛋白質和鈣質,控制胎兒體重在2500-4000克范圍內更利于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