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統中前列腺組織發生的惡性腫瘤,可能與年齡增長、遺傳因素、激素水平異常、慢性炎癥、環境暴露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困難、血尿、骨盆疼痛等癥狀。
1、年齡因素:前列腺癌發病率隨年齡增長顯著上升,60歲以上男性風險更高。定期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和直腸指檢有助于早期篩查。保持低脂飲食、控制紅肉攝入可降低風險。
2、遺傳傾向:家族中有前列腺癌病史者患病風險增加2-3倍。建議攜帶BRCA基因突變者從40歲開始每年篩查。適度增加番茄、西蘭花等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攝入。
3、激素影響:睪酮代謝異常可能刺激癌細胞生長。避免外源性雄激素補充,維持規律作息有助于激素平衡。大豆制品中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4、慢性炎癥:長期前列腺炎可能誘發組織癌變。及時治療尿路感染,避免長時間憋尿。補充鋅元素和維生素E有助于維持前列腺健康。
5、環境暴露:接觸重金屬或農藥可能增加患病風險。職業暴露人群需做好防護措施,減少油炸食品攝入。規律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可增強免疫力。
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膳食多樣化,適量增加魚類、堅果、全谷物攝入,限制酒精和加工肉制品。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避免久坐。出現持續排尿異常或骨盆不適應及時就診泌尿外科,通過穿刺活檢明確診斷。早期患者可選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或放射治療,晚期可采用內分泌治療聯合多西他賽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