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腫可通過定期觀察、穿刺抽液、腹腔鏡手術等方式治療。腎囊腫通常由先天性發(fā)育異常、腎小管阻塞、慢性炎癥、遺傳因素、年齡增長等原因引起。
1、觀察隨訪:單純性腎囊腫體積小于4厘米且無癥狀時,建議每6-12個月進行超聲復查。日常避免腹部撞擊,控制血壓在130/80mmHg以下,飲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
2、穿刺硬化:適用于5-10厘米的單純性囊腫,在超聲引導下抽出囊液后注入無水乙醇。操作后需臥床24小時,監(jiān)測血壓及尿液顏色,兩周內(nèi)禁止劇烈運動。
3、腹腔鏡手術:多發(fā)性囊腫或直徑超過10厘米時,可采用后腹腔鏡去頂減壓術。術前需完善CT尿路三維重建,術后留置導尿管3-5天,注意切口滲血情況。
4、遺傳性治療: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患者需使用托伐普坦延緩進展,配合雷米普利控制血壓。可能與PKD1/PKD2基因突變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腰痛、血尿、高血壓等癥狀。
5、并發(fā)癥處理:合并感染時選用左氧氟沙星,嚴重出血采用介入栓塞治療。囊腫破裂需緊急手術,術后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預防感染。
日常飲食宜低鹽低脂,限制每日蛋白質(zhì)攝入0.8g/kg體重,優(yōu)先選擇魚肉、雞蛋白等優(yōu)質(zhì)蛋白。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避免籃球、舉重等對抗性運動。保持會陰部清潔,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腎功能檢查和尿常規(guī)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