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血很多鮮紅的血可能由痔瘡、肛裂、腸道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藥物保守治療、內鏡下止血、手術切除等方式干預。
1、痔瘡出血:腹壓增高導致直腸靜脈叢曲張破裂,血液呈鮮紅色且不與糞便混合。避免久坐久站,溫水坐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外用復方角菜酸酯栓、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緩解癥狀。出血量大時需行硬化劑注射或痔動脈結扎術。
2、肛裂損傷:干硬糞便劃傷肛管皮膚形成裂口,排便時出現刀割樣疼痛伴噴射狀出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保持每日2000ml飲水量。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軟膏促進裂口愈合,反復發作需行肛門內括約肌側切術。
3、息肉破裂:腸道黏膜增生性病變表面血管破裂,表現為間歇性無痛出血。電子結腸鏡下可實施高頻電凝切除或黏膜剝離術,術后需定期復查防止復發。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腸道機械性摩擦。
4、結腸炎癥:潰瘍性結腸炎累及黏膜下層血管,出現黏液膿血便伴里急后重。美沙拉嗪緩釋片抑制腸道炎癥,嚴重時需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低渣飲食減輕腸道負擔,補充益生菌調節菌群平衡。
5、惡性腫瘤:直腸癌組織壞死侵蝕血管,血液與糞便混合呈暗紅色,晚期出現果醬樣便。根治性手術需切除腫瘤及周圍淋巴結,輔助化療常用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早期篩查推薦每年進行糞便隱血試驗。
出血期間應暫停劇烈運動,選擇魚肉、蒸蛋等易消化蛋白質來源。每日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便后使用柔軟無紡布清潔減少摩擦。持續出血超過3天或伴隨頭暈心悸等貧血癥狀時,需立即急診處理防止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