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全身代謝亢進綜合征。甲亢可通過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治療、手術等方式干預,疾病嚴重程度與并發癥風險相關。甲亢可能由Graves病、甲狀腺結節、垂體病變、碘攝入過量、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
1、Graves病:自身免疫異常導致甲狀腺刺激抗體產生,激活甲狀腺激素合成。患者易出現心悸、體重下降、突眼等癥狀。治療需使用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狀腺藥物,中重度病例需考慮甲狀腺次全切除術。
2、甲狀腺結節:自主功能性結節不受調控地分泌甲狀腺激素。典型表現包括頸部腫塊、怕熱多汗、手抖等。小結節可采用射頻消融治療,直徑超過4cm的結節建議行患側甲狀腺葉切除術。
3、垂體病變:促甲狀腺激素腺瘤異常分泌TSH刺激甲狀腺。常伴有頭痛、視力障礙等占位癥狀。治療需手術切除垂體瘤,術后配合奧曲肽等生長抑素類似物控制激素分泌。
4、碘攝入過量:短期大量攝入碘誘發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表現為一過性甲亢癥狀,通過限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可自行緩解,必要時短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改善癥狀。
5、精神刺激:應激狀態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影響甲狀腺功能。情緒波動大、失眠焦慮者易發病,通過心理疏導、正念訓練等行為干預可改善,嚴重者需聯合小劑量抗焦慮藥物。
甲亢患者需保持低碘飲食,避免海產品、加碘鹽等攝入;規律進行瑜伽、太極等舒緩運動;每月監測甲狀腺功能指標;育齡女性需嚴格避孕至病情穩定。未及時治療的甲亢可能導致甲亢性心臟病、骨質疏松等嚴重并發癥,但規范治療下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出現持續心悸、體重驟降10%以上、意識模糊等危象前兆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