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產可通過臥床休息、抑制宮縮藥物、抗生素治療、宮頸環扎術、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等方式治療。先兆早產通常由感染、子宮過度擴張、宮頸機能不全、胎盤異常、心理壓力過大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
減少體力活動可降低子宮機械性刺激,建議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血流。避免提重物、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每日保證10小時以上臥床時間,必要時使用托腹帶減輕腹部壓力。
2、藥物抑制宮縮:
鹽酸利托君、阿托西班、硝苯地平等藥物可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用藥期間需監測孕婦心率、血壓及胎兒心率,警惕藥物副作用如心悸、低血壓。宮縮頻率超過每小時4次時需及時就醫調整用藥方案。
3、抗感染治療:
細菌性陰道炎、尿路感染等生殖道感染是常見誘因,需根據藥敏試驗選用阿奇霉素、頭孢曲松、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治療期間需復查陰道分泌物培養,伴有胎膜早破者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4、宮頸環扎術:
適用于宮頸機能不全患者,通過McDonald或Shirodkar術式縫合宮頸內口。手術宜在妊娠14-28周進行,術后需禁止性生活并定期超聲監測宮頸長度,出現規律宮縮或出血需立即拆除縫線。
5、促胎肺成熟:
妊娠34周前可肌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促進胎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生成。需在用藥后48小時內完成促肺成熟療程,同時進行胎心監護評估胎兒狀況。
每日攝入足量蛋白質如雞蛋、魚肉,補充維生素E和鈣劑;避免攝入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排便通暢。監測宮縮頻率和陰道分泌物變化,記錄胎動次數;保持情緒穩定,可通過冥想、音樂療法緩解焦慮。出現持續腹痛、陰道流血或流液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