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可通過益母草顆粒、烏雞白鳳丸、當歸丸等藥物調理,通常由內分泌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肌瘤、精神壓力、過度節食等因素引起。
1、益母草顆粒:
益母草顆粒具有活血調經作用,適用于月經量少、經期延后等癥狀。該藥物通過促進子宮收縮改善經血排出,對氣滯血瘀型月經不調效果顯著。使用期間需避免生冷食物,孕婦禁用。
2、烏雞白鳳丸:
烏雞白鳳丸是補氣養血的中成藥,針對氣血兩虛導致的月經周期紊亂、經量異常。其成分包含烏雞、鹿角膠等二十余味藥材,能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改善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引起的月經失調。
3、當歸丸:
當歸丸主要成分為當歸、川芎,適用于血虛型月經不調伴面色萎黃、頭暈心悸等癥狀。該藥通過補血活血調節子宮內膜生長,對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經期縮短具有改善作用,服藥期間需配合優質蛋白飲食。
4、激素類藥物:
黃體酮膠囊、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等激素類藥物可用于病理性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能出現閉經、痤瘡等癥狀,與胰島素抵抗有關;子宮腺肌癥常伴隨痛經、經量增多,需通過超聲確診后規范用藥。
5、中成藥復方:
婦科千金片、逍遙丸等復方制劑對肝郁氣滯型月經失調有效。這類藥物通過疏肝解郁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改善因長期焦慮、熬夜導致的月經周期紊亂,需連續服用3個月經周期觀察療效。
調理月經不調需根據具體證型選擇藥物,配合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建議每日攝入30g堅果補充不飽和脂肪酸,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促進血液循環。避免攝入生冷辛辣食物,保持腰腹部保暖,經期可飲用生姜紅糖水溫經散寒。若服藥3個月癥狀未緩解,需進行性激素六項和婦科超聲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