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導致的眼部灼傷可通過冷敷、人工淚液、避光休息、抗炎藥物、就醫檢查等方式治療。紫外線眼部灼傷通常由雪地反射、電焊弧光、紫外線燈照射、高原強光、日光浴等因素引起。
1、冷敷緩解:
立即用冷藏的干凈毛巾或紗布包裹冰袋敷于閉合的眼瞼,每次10-15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角膜水腫,避免揉眼加重上皮損傷。冷敷后需觀察是否有分泌物增多等感染跡象。
2、人工淚液:
使用不含防腐劑的玻璃酸鈉滴眼液或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每日4-6次。人工淚液可修復角膜上皮屏障,緩解異物感和畏光癥狀。避免使用含收縮血管成分的滴眼液。
3、避光休息:
佩戴UV400防護墨鏡并在暗室休息24-48小時。強光刺激會加重角膜上皮脫落,暗環境能促進上皮再生。窗簾選擇遮光率90%以上的材質,電子設備調至最低亮度。
4、抗炎治療:
氟米龍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雙氯芬酸鈉滴眼液等可短期使用3-5天。非甾體類抗炎藥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疼痛和充血。糖皮質激素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伴隨癥狀:
重度灼傷可能與角膜潰瘍、虹膜睫狀體炎有關,通常表現為視力模糊、眼瞼痙攣等癥狀。需急診排查角膜熒光染色陽性范圍,裂隙燈檢查前房炎癥反應程度。
恢復期需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攝入,避免游泳和劇烈運動。外出時選擇環繞式防紫外線眼鏡,雪地或高原活動佩戴專業防護面罩。48小時后癥狀未緩解或出現視物變形需眼科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