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指孕婦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的狀態(tài),可能由碘缺乏、自身免疫異常、甲狀腺手術史、垂體病變、藥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定期監(jiān)測TSH水平、調整碘攝入、控制原發(fā)疾病、心理支持等方式干預。
妊娠期碘需求量增加至250μg/日,不足時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原料缺乏。建議每周食用1-2次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選擇加碘食鹽烹飪。輕度缺碘可通過飲食補充,無需藥物干預。
橋本甲狀腺炎是常見病因,可能與TPO抗體攻擊甲狀腺組織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頸部腫大、畏寒乏力。確診需檢測甲狀腺抗體,治療需持續(xù)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維持TSH在妊娠特異性參考范圍內。
既往甲狀腺切除術后未充分替代治療易復發(fā)甲減,可能與殘留腺體功能不足有關。這類孕婦需每4周復查甲狀腺功能,藥物劑量常需增加30-50%,產后需重新評估調整。
席漢綜合征等垂體疾病導致TSH分泌不足,表現(xiàn)為低T4伴TSH正常或偏低。需進行垂體MRI檢查,治療需聯(lián)合內分泌科,使用左甲狀腺素時需同步監(jiān)測皮質醇等激素水平。
鋰制劑、胺碘酮等藥物可能干擾甲狀腺功能,通常表現(xiàn)為用藥后4-8周出現(xiàn)TSH升高。建議高風險藥物使用前篩查甲狀腺功能,必要時更換藥物品種或啟動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妊娠期甲減管理需注重個體化營養(yǎng)方案,每日保證60g優(yōu)質蛋白質攝入,適量進食牛肉、雞蛋等富含酪氨酸的食物。避免過量攝入十字花科蔬菜,每周進行3-5次低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每4-6周復查甲狀腺功能,產后6周需重新評估藥物劑量。哺乳期仍需維持治療,左甲狀腺素分泌至乳汁的量極低不影響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