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可通過藥物治療、飲食調整、根除幽門螺桿菌、補充營養、定期隨訪等方式治療。萎縮性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膽汁反流、免疫因素、藥物刺激、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藥物治療:
針對胃黏膜炎癥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瑞巴派特;抑制胃酸分泌可選用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或H2受體拮抗劑法莫替丁;伴有消化不良癥狀時可配合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具體用藥方案需經消化科醫生評估后制定。
2、飲食調整:
采用少食多餐原則,每日5-6餐,單次進食量不超過200ml。避免腌制、煙熏、辛辣刺激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攝入。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推薦食用山藥、南瓜、小米等易消化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鐘。
3、根除幽門螺桿菌:
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需采用四聯療法,包含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及兩種抗生素。根除治療可阻止胃黏膜持續萎縮,降低癌變風險。治療結束后需通過碳13/14呼氣試驗確認根除效果,必要時進行二次治療。
4、補充營養:
長期萎縮性胃炎易導致維生素B12、鐵、葉酸缺乏。建議定期檢測血清維生素水平,必要時肌注維生素B12,口服琥珀酸亞鐵和葉酸片。日常可適量增加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
5、定期隨訪:
中重度萎縮伴腸化生患者需每1-2年進行胃鏡及病理復查。隨訪時重點關注胃角、胃竇等好發部位,發現異型增生應及時內鏡下切除。建議建立個人健康檔案,記錄胃黏膜變化趨勢。
萎縮性胃炎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精神緊張,戒煙并限制飲酒。日常可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注意觀察大便顏色變化,出現黑便或貧血癥狀及時就醫。冬季注意胃部保暖,可使用熱敷袋維持局部血液循環。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避免非甾體抗炎藥等損傷胃黏膜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