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輕者表現為偶發疼痛,重者可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早期患者可能僅出現久坐后關節僵硬或上下樓梯時隱痛,晨起關節活動受限通常在30分鐘內緩解。此階段關節軟骨磨損輕微,X線檢查可見輕度骨贅形成。建議通過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維持關節活動度。
隨著軟骨進一步磨損,疼痛頻率增加并伴隨關節彈響,可能出現短暫關節積液。關節間隙變窄導致蹲起困難,核磁共振顯示半月板變性。此時需聯合使用氨基葡萄糖、雙醋瑞因等軟骨保護劑,配合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
病變進展至中度時,日常行走超過1000米即誘發疼痛,夜間靜息痛逐漸明顯。體檢可見關節周圍肌肉萎縮,X線顯示骨贅增大伴軟骨下骨硬化。康復訓練應側重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和水中步行訓練。
嚴重病例出現關節畸形和持續性疼痛,典型表現為O型腿或X型腿畸形,關節活動范圍喪失50%以上。影像學可見關節鼠形成和嚴重骨贅增生。此時需評估全膝關節置換術或單髁置換術的適應癥。
長期關節功能障礙可能引發腰椎代償性側彎,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謝綜合征。疼痛導致的活動減少會加速骨質疏松進程,形成惡性循環。需監測維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變化。
日常護理需控制體重在BMI24以下,每日補充鈣800mg及維生素D400IU。推薦太極拳、八段錦等柔緩運動,避免爬山、跳躍等負重活動。疼痛急性期可采用局部冷敷,慢性期改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定期復查關節功能評分,當保守治療無效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時,建議骨科專科評估手術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