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檢查方法有眼壓測量、視野檢查、視神經評估、前房角鏡檢查、角膜厚度測量。
眼壓測量是青光眼篩查的基礎項目,通過非接觸式眼壓計或Goldmann壓平式眼壓計檢測眼球內部壓力。正常眼壓范圍為10-21mmHg,超過21mmHg需警惕高眼壓癥風險。動態眼壓監測可發現晝夜波動,部分患者表現為夜間眼壓峰值。
自動靜態視野計能定量分析視網膜光敏感度,早期青光眼表現為旁中心暗點或鼻側階梯狀缺損。Humphrey視野分析儀可檢測出5%以上的神經纖維層損失,晚期病例出現管狀視野或顳側視島。
裂隙燈聯合90D透鏡檢查視盤形態,典型改變包括盤沿切跡、杯盤比增大超過0.6。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可定量測量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黃斑區神經節細胞復合體厚度下降早于視野缺損出現。
Goldmann三面鏡直接觀察房角結構,區分開角型與閉角型青光眼。房角分級采用Scheie系統,窄角患者可見虹膜根部膨隆,部分病例需進行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明確睫狀體位置。
角膜測厚儀或前段OCT檢測中央角膜厚度,較薄角膜可能低估真實眼壓值。角膜厚度每偏離540μm基準值50μm,眼壓測量值需相應修正1mmHg,厚度低于500μm者需考慮角膜代償指數調整。
青光眼患者日常需控制咖啡因攝入,每日飲水不超過1500ml并分次飲用。建議選擇游泳、太極等非對抗性運動,避免倒立等增加眼壓的體位。定期復查應包含24小時眼壓曲線監測,合并高血壓者需維持血壓晝夜節律穩定。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劑患者需補充香蕉、橙子等富鉀食物,視神經保護可考慮銀杏葉提取物聯合維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