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綜合征可通過限制鈉鹽攝入、控制液體量、藥物治療、血管活性藥物應用、腎臟替代治療等方式治療。肝腎綜合征通常由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腎血管收縮、內毒素血癥等原因引起。
1、限鈉控水:每日鈉攝入量需控制在2克以下,液體攝入量限制在1000-1500毫升。監測24小時尿量及體重變化,保持每日體重減輕0.5公斤以內。低鹽飲食需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
2、擴容治療:白蛋白靜脈輸注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推薦劑量為20-40克/日。需配合利尿劑使用,監測中心靜脈壓維持在8-12cmH2O。治療期間需定期檢測血清電解質水平。
3、血管收縮劑:特利加壓素起始劑量1-2mg/日,可逐漸增至12mg/日。去甲腎上腺素需通過中心靜脈給藥,維持平均動脈壓65mmHg以上。用藥期間需持續監測尿量及腎功能指標。
4、藥物治療:奧曲肽50μg靜脈推注后25-50μg/小時維持。米多君起始劑量2.5mg每日三次,最大劑量15mg/日。抗生素預防性使用需選擇三代頭孢類或喹諾酮類。
5、腎臟替代: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適用于急性腎損傷患者,需維持血流速150-200ml/min。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可降低門靜脈壓力,術后需抗凝治療6個月。
調整蛋白質攝入量至0.8-1.2g/kg/日,優先選擇植物蛋白。每日進行30分鐘床邊腳踏車訓練,維持血氧飽和度95%以上。嚴格記錄24小時出入量,保持皮膚清潔預防壓瘡,每2小時翻身拍背促進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