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通過恩替卡韋、替諾福韋、干擾素等方式治療。乙肝通常由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免疫功能低下、病毒變異等原因引起。
1、恩替卡韋:恩替卡韋是強效抗乙肝病毒藥物,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該藥適用于成人及青少年慢性乙肝患者,對乙肝病毒復制有顯著抑制作用。長期使用需監測腎功能和血磷水平。
2、替諾福韋:替諾福韋通過抑制病毒逆轉錄酶發揮作用,具有高耐藥屏障特性。該藥對乙肝e抗原陽性或陰性患者均有效,可顯著降低肝癌發生風險。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查骨密度和腎功能。
3、干擾素:干擾素具有免疫調節和抗病毒雙重作用,適用于轉氨酶升高且無肝硬化的患者。聚乙二醇干擾素需每周皮下注射,可能引起發熱、乏力等副作用。治療期間需監測血常規和甲狀腺功能。
4、母嬰阻斷: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孕婦需在孕期24-28周開始服用替諾福韋。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需接種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哺乳期母親用藥需評估藥物對嬰兒的影響。
5、耐藥管理:拉米夫定耐藥者可換用恩替卡韋或替諾福韋。阿德福韋耐藥需采用替諾福韋聯合恩替卡韋方案。定期檢測HBV-DNA可早期發現耐藥突變。
慢性乙肝患者需保持均衡飲食,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避免飲酒和食用霉變食物,規律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溫和運動。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HBV-DNA和甲胎蛋白,肝硬化患者需增加腹部超聲檢查頻率。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有助于病情控制,出現乏力、腹脹等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