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個小時沒有胎動可能由胎兒睡眠周期延長、孕婦活動量減少、胎盤功能異常、臍帶繞頸或胎兒宮內窘迫等原因引起,需立即就醫排查。
1. 胎兒睡眠周期:
胎兒在孕晚期每天約有20-30%時間處于睡眠狀態,單次睡眠可持續40分鐘至2小時。若孕婦未感知胎動時恰逢胎兒進入深睡眠期,可能誤判為胎動減少。建議選擇餐后1小時或睡前等胎動活躍時段重新計數,采用左側臥位并輕撫腹部刺激胎兒。
2. 孕婦活動變化:
孕婦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或運動量驟減時,子宮血流量相對穩定,胎兒活動刺激減少。常見于長時間臥床休息、乘坐交通工具等情況。可通過飲用含糖飲品、調整體位或進行溫和散步增加胎盤灌注,通常2小時內應恢復胎動。
3. 胎盤功能異常:
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導致胎盤絨毛間隙閉塞或血管硬化,影響氧氣輸送。通常伴隨胎動逐漸減少、胎心監護異常等情況。需通過超聲檢查胎盤成熟度及血流頻譜,必要時給予吸氧治療或提前終止妊娠。
4. 臍帶因素:
臍帶繞頸、真結或過度扭轉可能造成血流受阻,胎兒因缺氧減少活動。超聲多普勒可顯示臍動脈S/D比值升高,胎心監護出現變異減速。孕28周后突發胎動消失需優先排除該情況,緊急處理包括改變體位、補液或剖宮產。
5. 胎兒窘迫:
嚴重缺氧、感染或先天畸形可能導致胎動持續消失,常合并胎心率異常>160次/分或<110次/分、羊水污染等。需立即進行生物物理評分BPP或催產素激惹試驗OCT,若評分≤4分或出現晚期減速應考慮終止妊娠。
孕婦應掌握正確胎動計數方法:每日早中晚各固定1小時靜臥計數,3次相加×4得出12小時胎動值,<20次或減少50%均屬異常。妊娠28周后建議配備家用胎心監護儀,避免穿緊身衣物壓迫腹部。飲食注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適度攝入深海魚類改善胎盤微循環。出現胎動異常時需立即就診,避免延誤黃金搶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