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而成,有少量的纖維結締組織,多見于30~50歲的婦女,其惡變率為1/1000。確切病因尚不清楚,雌激素水平的改變一直被認為是子宮肌瘤的誘發因素,同時也被認為是子宮肌瘤發生與發展的促進劑。最新報道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凋亡異常尤其是細胞凋亡過度抑制有關。筆者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1例子宮肌瘤,療程短,療效好。
鮑××,女,43歲。近年來月經愆期,或錯前或退后,或來時淋漓不斷,遷延半月有余,食欲不振,面白肢倦神疲,帶下量多,色黃濁,曾感覺少腹不適,有墜重塊感。經B超檢查子宮肌瘤約有6cm×8cm×8cm大小。辨為“癥瘕”,以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擬方:桂枝12g,茯苓20g,丹皮12g,白芍12g,桃仁10g,水蛭6g,川芎10g,姜黃8g,法夏10g,蘇子10g,枳殼10g,紅花8g,陳皮10g。6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藥后出血甚多,夾紫黑血塊。此出血應為瘤體破潰之敗血外流。為向愈之兆。疏方:紅參10g,白術12g,升麻6g,當歸10g,白芍12g,丹皮9g,雞冠花9g,地榆10g,藕節12g,龍眼肉12g,百合10g,甘草8g,白芨8g,生地12g。5劑。
三診,藥后出血減少,時有點滴而下,少腹墜脹已減,精神轉佳,食健。B超復查時,已無腫塊。續進黨參12g,白術15g,白芍12g,木香9g,桂枝5g,厚樸8g,砂仁6,建曲10g,龍眼肉12g,百合12g,香附9g。5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