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使用開塞露可通過體位調整、劑量控制、操作手法、潤滑處理、觀察反應等方式完成。開塞露通常由便秘、排便困難、糞便干結、腸蠕動減弱、藥物依賴等因素引起。
1、體位調整:
選擇左側臥位或仰臥位雙腿屈曲姿勢,利于藥物直達直腸。嬰幼兒需由家長固定臀部,避免扭動。床面鋪墊防水布,防止污染衣物。操作前安撫情緒,減少恐懼感。保持體位5-10分鐘促進藥物吸收。
2、劑量控制:
兒童選用10ml規格,嬰幼兒減半使用。首次使用建議先排出管端空氣,緩慢推注1-2ml測試耐受性。推注速度控制在20秒以上,避免刺激腸黏膜。剩余藥液需丟棄,不可重復使用。每周使用不超過2次防止依賴。
3、操作手法:
剪開藥管封口后修剪毛邊,避免劃傷肛門。將管端輕輕插入肛門2-3cm,嬰幼兒插入1cm即可。推注時保持勻速,遇阻力立即停止。拔出時折疊管體防止回吸。操作后按壓肛門片刻防止滲漏。
4、潤滑處理:
管端涂抹凡士林或橄欖油減少摩擦。肛周皮膚薄弱者先用溫水清潔。推注后按摩腹部順時針方向促進蠕動。潤滑劑選擇無香料配方,降低過敏風險。操作后清潔肛周殘留藥物。
5、觀察反應:
用藥后15-30分鐘出現便意屬正?,F象。記錄排便性狀與頻次評估效果。出現腹痛、出血立即停用并就醫。長期便秘需排查飲食結構問題。聯合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效果更佳。
日常增加西梅泥、火龍果等膳食纖維攝入,每日進行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避免如廁時久蹲。兩歲以上兒童可練習蹲姿排便。開塞露作為應急措施,連續使用3天無效需兒科就診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等器質性疾病。運動方面推薦爬行訓練、踢腿操等增強腹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