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癌可通過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方式治療。舌根癌通常與長期吸煙飲酒、HPV感染、口腔衛生不良、遺傳因素、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等原因有關。
1、手術切除:
早期舌根癌首選手術治療,常用術式包括舌部分切除術和頸部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需根據腫瘤范圍決定切除深度,術后可能影響吞咽和語言功能,需配合康復訓練。
2、放射治療:
中晚期患者可采用放射線殺滅癌細胞,常與化療聯用。放療可能導致口腔黏膜炎、味覺改變等副作用,需加強口腔護理并使用康復新液緩解癥狀。
3、化學治療:
常用化療藥物包括順鉑、紫杉醇、5-氟尿嘧啶等。化療可縮小腫瘤體積,為手術創造條件,但會引起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需定期監測血常規。
4、靶向治療:
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可使用西妥昔單抗等靶向藥物。該治療精準作用于癌細胞,副作用較小,但需進行基因檢測確定適用性。
5、免疫治療:
PD-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可通過激活免疫系統對抗腫瘤。適用于復發或轉移性病例,需警惕免疫相關性肺炎等不良反應。
舌根癌患者治療期間應保持高蛋白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選擇軟爛易吞咽的食物如蒸蛋、肉泥。術后恢復期可進行舌部肌肉訓練,如吹氣球練習。日常需嚴格戒煙戒酒,使用含氟牙膏維護口腔衛生,每3個月復查HPV病毒載量。放射治療期間建議每日用生理鹽水漱口6-8次,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長期隨訪需關注甲狀腺功能,定期進行頸部CT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