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可通過鋁碳酸鎂、熊去氧膽酸、多潘立酮等藥物治療。該疾病通常由胃部手術后幽門功能失調、長期膽汁淤積、胃酸分泌異常、膽囊功能障礙、十二指腸胃反流等因素引起。
1、鋁碳酸鎂:該藥物能中和胃酸并吸附膽汁酸,緩解胃黏膜損傷。餐后1-2小時咀嚼服用可形成保護層,適合反酸燒心癥狀明顯者。長期使用需監測血鎂濃度。
2、熊去氧膽酸:通過改變膽汁成分降低其刺激性,適用于膽囊收縮功能異常患者。需連續服用3-6個月,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腹瀉等消化道反應。
3、多潘立酮:作為促胃腸動力藥,可加速胃排空減少膽汁滯留。建議飯前15-30分鐘服用,與抗膽堿藥合用會降低療效。心律失常患者慎用。
4、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等藥物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膽汁與胃酸協同損傷作用。晨起空腹服用效果最佳,療程一般4-8周。長期使用需警惕骨折風險。
5、黏膜保護劑:硫糖鋁可在潰瘍面形成保護膜,與膽汁酸結合減輕腐蝕。碾碎后溫水送服能增強覆蓋效果,便秘者需調整膳食纖維攝入。
日常飲食宜選擇低脂易消化的燕麥、南瓜、龍須面等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和咖啡因刺激。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鐘,睡眠時抬高床頭15-20厘米。每周進行3-5次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每次持續30-45分鐘有助于改善胃腸蠕動功能。出現持續腹痛、嘔血或體重下降需及時消化內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