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膜炎可通過人工淚液替代治療、抗過敏藥物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控制感染、冷敷緩解癥狀、改善用眼習慣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細菌病毒感染、過敏反應、干眼癥、隱形眼鏡佩戴不當、環境刺激物接觸等原因引起。
1、人工淚液:干眼癥誘發的慢性結膜炎需長期使用玻璃酸鈉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等人工淚液。這類無防腐劑制劑能修復眼表微損傷,每日4-6次規律滴用可維持結膜濕潤度,配合熱敷可增強瞼板腺脂質分泌。
2、抗過敏治療:過敏性結膜炎需采用奧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色甘酸鈉滴眼液等組胺抑制劑。春季高發期需提前兩周預防性用藥,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嚴重者可聯合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3、抗感染處理:細菌性結膜炎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夫西地酸滴眼液等廣譜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則需更昔洛韋凝膠配合干擾素滴眼液。治療需持續至癥狀消失后3天,角膜受累時需加用糖皮質激素類眼藥水。
4、物理降溫:急性發作期采用4℃冷藏的生理鹽水紗布冷敷,每次10分鐘每日3次。冷刺激能使結膜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充血水腫癥狀,但需避免冰袋直接接觸皮膚導致凍傷。
5、行為干預:減少每日隱形眼鏡佩戴時間至8小時內,選擇高透氧硅水凝膠材質。閱讀時保持30厘米用眼距離,每40分鐘遠眺5分鐘,辦公環境使用加濕器維持50%濕度。
慢性結膜炎患者需增加深海魚、藍莓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攝入,每日進行5分鐘眼球轉動訓練增強睫狀肌調節力。睡眠時佩戴蒸汽眼罩可維持眼部溫濕度,外出佩戴防UV400太陽鏡阻隔風沙刺激。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視力下降、角膜混濁等表現時需及時進行裂隙燈檢查與淚液分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