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角質松解癥是一種以手掌、足底皮膚反復脫屑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皮膚病,可能與遺傳因素、環境刺激、汗液潴留、真菌感染、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可通過保濕護理、抗真菌治療、光療、局部用藥、口服藥物等方式改善。
1、遺傳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可能與角蛋白代謝基因突變有關。日常需避免接觸堿性洗滌劑,使用尿素軟膏、凡士林等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
2、環境刺激:長期接觸化學溶劑或機械摩擦可誘發癥狀。建議佩戴棉質手套防護,工作后及時清潔并涂抹含神經酰胺的護手霜,減少外界刺激。
3、汗液潴留:多汗癥患者汗液浸泡導致角質層分離。保持患處干燥透氣,可嘗試5%明礬溶液浸泡,嚴重者需通過離子電滲療法抑制汗腺分泌。
4、真菌感染:紅色毛癬菌感染可能繼發該病。確診后需外用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軟膏等抗真菌藥物,合并炎癥時可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
5、免疫異常:Th1/Th2細胞因子失衡參與發病過程。頑固性病例可采用窄譜UVB光療,口服阿維A膠囊調節角質形成細胞分化,需定期監測肝功能。
該病患者應避免過度清洗,沐浴水溫控制在37℃以下,穿著吸濕排汗的棉襪。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如胡蘿卜、動物肝臟和歐米伽3脂肪酸深海魚、亞麻籽油,適度進行手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癥狀持續加重或伴隨皸裂出血時,需皮膚科就診排除銀屑病、掌跖角化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