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確診后應盡早治療。拖延治療可能導致感染加重、瘺管復雜化,增加手術難度和復發風險。
1、急性感染期治療:
肛瘺伴明顯紅腫熱痛或膿腫形成時需緊急處理。此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頭孢類抗生素、甲硝唑等。若形成肛周膿腫,需及時切開引流,待急性炎癥控制后再行根治手術。此階段需保持肛門清潔,每日用溫水或稀釋高錳酸鉀溶液坐浴2-3次,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衣。
2、穩定期手術治療:
慢性肛瘺推薦在無急性炎癥時進行根治手術。傳統術式包括瘺管切開術、瘺管切除術,高位復雜性肛瘺可采用掛線療法。術后需每日換藥,使用康復新液等促進創面愈合。恢復期應避免久坐久站,保持大便通暢,可適量服用乳果糖等緩瀉劑。術后2周內進食低渣飲食,逐步過渡到高纖維膳食。
肛瘺患者日常需注意肛門衛生,便后用溫水清洗;飲食避免辛辣刺激,多攝入燕麥、紅薯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度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術后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定期復查至瘺管完全愈合。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吸煙者應戒煙以促進創面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