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濕疹目前無法完全根治,但通過規范治療和長期管理可有效控制癥狀。該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治療目標在于減少復發頻率、緩解瘙癢和皮膚炎癥。
一、疾病特點與治療原則
慢性濕疹屬于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性疾病,典型表現為皮膚干燥、紅斑、丘疹及苔蘚樣變。治療需采取階梯式方案:急性期以糖皮質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聯合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為主;亞急性期改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慢性期重點加強皮膚保濕修復,使用含神經酰胺的潤膚劑。
二、日常管理關鍵措施
避免接觸洗滌劑、羊毛織物等刺激物,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每日涂抹足量保濕霜如凡士林、尿素軟膏,用量需達到每周200-300克。棉質衣物應寬松透氣,新衣物需充分洗滌去除化學殘留。合并焦慮抑郁情緒時,正念減壓訓練可降低復發風險。
飲食方面需記錄食物日記,部分患者對海鮮、堅果等易致敏食物需限制攝入。補充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可能改善皮膚狀態。運動建議選擇游泳等低刺激項目,運動后及時清潔汗液。冬季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50%-60%,避免過度使用電熱毯。定期隨訪皮膚科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切忌自行增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