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乳頭水腫可能由顱內壓增高、視神經炎、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神經乳頭血管異常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降顱壓治療、糖皮質激素治療、控制原發病、營養神經藥物、手術減壓等方式干預。
顱內腫瘤、腦出血或腦脊液循環障礙導致顱內壓升高時,視神經乳頭因受壓出現水腫。典型表現為突發視力下降伴頭痛嘔吐,眼底檢查可見視盤邊界模糊隆起。需緊急行頭顱CT明確病因,臨床常用甘露醇快速降顱壓,必要時行腦室引流術或去骨瓣減壓術。
自身免疫反應或病毒感染可能誘發視神經炎性水腫,多伴眼球轉動痛和色覺異常。急性期靜脈注射甲潑尼龍沖擊治療,配合維生素B1、甲鈷胺等神經營養藥物。約70%患者激素治療2周后視盤水腫消退,但可能遺留視神經萎縮。
長期未控制的高血壓可引起視神經乳頭血管痙攣和滲出性水腫,常合并視網膜動脈變細、火焰狀出血。需將血壓穩定在140/90mmHg以下,首選鈣通道阻滯劑氨氯地平或ARB類纈沙坦,同時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6g。
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導致視神經營養血管滲漏,多為雙側漸進性水腫。嚴格控糖糖化血紅蛋白<7%是關鍵,配合羥苯磺酸鈣改善微循環。出現黃斑水腫時需玻璃體注射雷珠單抗,增殖期病變需行全視網膜光凝術。
視神經乳頭血管瘤或靜脈阻塞等局部血管病變可造成機械性壓迫,表現為單側視盤充血水腫。熒光造影可明確血管畸形范圍,小病灶采用激光光凝,較大血管瘤需玻璃體切割手術聯合眼內電凝。
日常需監測視力變化,避免劇烈運動及彎腰動作以防顱壓波動。飲食推薦高纖維低脂食譜,適量補充藍莓、胡蘿卜等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每周3次30分鐘快走可改善眼底血液循環,若出現視野缺損或視力驟降需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