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肝在癥狀消失后通常不再具有傳染性。戊型肝炎病毒HEV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感染者在發病前1-2周至癥狀消失后數周內具有傳染性。傳染性主要與病毒在糞便中的排出量有關,癥狀消失后病毒排出量逐漸減少,傳染性也隨之降低。
戊型肝炎的潛伏期通常為2-6周,患者在潛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傳染性最強。急性期癥狀包括發熱、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黃疸等。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后4-6周內癥狀逐漸緩解,病毒排出量也隨之減少。
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戊肝通常在發病后1-2個月內自愈,傳染性也隨之消失。但對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病毒可能持續排出,傳染性可能延長。這類患者需要密切監測,必要時進行抗病毒治療。
預防戊肝的關鍵在于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和飲用未經消毒的水。對于高危人群,如孕婦、慢性肝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建議接種戊肝疫苗。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