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扭轉多發生在孕晚期及分娩過程中,與胎兒活動頻繁、臍帶過長或過短等因素相關。
臍帶扭轉是指臍帶沿縱軸發生的螺旋狀旋轉,生理性扭轉6-11周屬正常范圍。當扭轉周數超過12周或扭轉過緊時,可能影響胎盤血流。孕28周后胎兒活動空間減少,但胎動幅度增大,此時臍帶易因胎兒翻滾、旋轉等動作發生過度扭轉。臍帶過長超過70cm易纏繞胎兒肢體,過短短于30cm則因牽拉更易形成緊密扭轉。
高危因素:
羊水過多時胎兒活動度增加,臍帶游離部分更易發生纏繞;多胎妊娠中胎兒相互擠壓會加劇臍帶張力;既往有臍帶扭轉史的孕婦復發風險較高。病理性因素包括臍帶華通膠發育不良、血管壁彈性差等,這類臍帶抗扭轉能力較弱,輕微外力即可導致血管閉塞。
識別征兆:
胎動突然減少或劇烈躁動是重要警示信號,需立即就醫監測胎心。持續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的胎心監護圖形提示可能存在臍帶血流受阻。超聲檢查中臍帶螺旋指數>0.3或見局限性變細時需警惕。
孕婦應保持左側臥位改善胎盤灌注,每天固定時間記錄胎動,發現異常及時就診。避免長時間仰臥或劇烈運動,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需嚴格控制血壓。孕晚期可通過B超測量臍動脈S/D比值、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等評估供氧狀況,必要時住院觀察。均衡攝入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深色蔬菜,適度散步有助于改善子宮胎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