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角又疼又癢可能由細菌感染、過敏性結膜炎、干眼癥、瞼緣炎、倒睫等因素引起,可通過局部熱敷、人工淚液、抗組胺藥物、抗生素滴眼液、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
1、細菌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可能導致外眼角紅腫疼痛。這類感染常伴隨黃色分泌物增多、結膜充血等癥狀。治療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藥物,配合眼部清潔護理。
2、過敏性結膜炎:
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刺激可引發眼瞼及外眼角瘙癢。癥狀呈季節性發作,伴有水樣分泌物和球結膜水腫。建議使用奧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過敏藥物,同時避免接觸過敏原。
3、干眼癥:
淚液分泌不足或蒸發過快會造成眼角干澀刺痛。長期使用電子屏幕會加重癥狀。可選用玻璃酸鈉滴眼液、羧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等人工淚液,配合每天熱敷10-15分鐘改善瞼板腺功能。
4、瞼緣炎:
瞼緣炎可能與葡萄球菌感染或脂溢性皮炎有關,通常表現為睫毛根部鱗屑、灼熱感。需每日用嬰兒洗發水稀釋后清潔瞼緣,嚴重時需使用夫西地酸眼膏等抗菌藥物控制感染。
5、倒睫:
睫毛生長方向異常會反復摩擦角膜,導致外眼角刺痛流淚。對于頑固性倒睫,需考慮電解毛囊術或瞼內翻矯正手術。術后需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預防炎癥反應。
日常應保持用眼衛生,避免揉搓眼睛。增加深海魚、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攝入,每天進行眼球轉動訓練。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視力下降時,需及時至眼科進行裂隙燈檢查。游泳時佩戴護目鏡可預防病原體感染,空調環境下使用加濕器維持眼部濕潤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