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巨細胞病毒感染可能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小頭畸形、聽力損傷、血小板減少等癥狀,需通過抗病毒治療及對癥支持干預。
約60%感染患兒出現皮膚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升高以間接膽紅素為主。黃疸多在生后24小時內出現,持續時間超過生理性黃疸周期。需監測膽紅素水平,嚴重時采用藍光照射治療。
超聲檢查可見肝臟肋下超過3cm,脾臟體積增大。可能與病毒直接侵犯肝細胞或引發免疫反應有關。伴隨轉氨酶升高時需限制脂肪攝入,補充維生素K預防出血。
顱腦CT顯示頭圍低于同胎齡兒第3百分位,常合并腦室擴大或鈣化灶。這類患兒需定期評估神經發育狀況,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改善運動功能障礙。
耳聲發射篩查未通過率可達30%,多為感音神經性耳聾。病毒損傷耳蝸毛細胞導致高頻聽力首先受累。確診后需在6月齡前配置助聽器,避免語言發育遲滯。
外周血血小板計數低于100×10?/L時可能出現皮膚瘀點,嚴重者發生顱內出血。靜脈輸注免疫球蛋白可阻斷抗體破壞血小板,必要時輸注血小板懸液。
母乳喂養者需檢測乳汁CMV-DNA載量,陽性時建議巴氏消毒后喂養。每日進行撫觸刺激促進神經發育,監測體重增長曲線。居住環境保持通風,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者。定期復查聽力腦干誘發電位及眼底檢查,警惕遲發性視網膜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