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聹栓塞可通過軟化清理、工具輔助、液體沖洗、體位調整、預防護理等方式自行處理。耵聹栓塞通常由外耳道狹窄、耵聹分泌過多、清理方式不當、炎癥刺激、耳道進水等原因引起。
使用碳酸氫鈉滴耳液、橄欖油或甘油軟化耵聹,每日滴耳3次持續(xù)3天。軟化后可用消毒棉簽輕輕清理外耳道口分泌物,避免深入耳道。該方法適用于質地較硬的耵聹栓塞,操作時需保持頭部側傾5分鐘使藥液充分滲透。
選擇鈍頭耳勺或發(fā)光耳挖勺在充足照明下操作,工具需用酒精消毒。清理時固定手腕避免抖動,僅清除可視范圍內的耵聹。禁止使用發(fā)卡、牙簽等尖銳物品,操作后出現(xiàn)耳痛需立即停止。
準備37℃生理鹽水或專用耳道沖洗器,將沖洗頭置于耳道入口處呈45度角。水流壓力需保持平穩(wěn),沖洗后傾斜頭部使液體流出。該方法禁用于鼓膜穿孔者,沖洗后需徹底擦干耳道。
側臥體位配合溫熱毛巾敷耳10分鐘可促進耵聹松動。敷耳后輕拉耳廓使外耳道變直,有助于耵聹自然排出。該方式適合兒童及敏感人群,需配合其他清理方法使用。
避免頻繁掏耳,每月清理不超過2次。游泳時佩戴耳塞防止進水,耳道潮濕可用吹風機低溫檔保持30厘米距離吹干。反復發(fā)生栓塞者建議每半年到醫(yī)院進行專業(yè)清理。
日常飲食可增加鋅元素攝入如牡蠣、堅果等促進耳道健康,避免高糖飲食減少分泌物。出現(xiàn)聽力下降、持續(xù)耳鳴或劇烈疼痛需及時就診,自行處理失敗或特殊體質者建議選擇耳鼻喉科專業(yè)器械取出。保持外耳道干燥通風,改掉習慣性掏耳動作可有效預防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