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紅斑是一種由人類細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好發于兒童,表現為面部蝶形紅斑、四肢網狀紅斑,具有自限性。
1、病毒感染:人類細小病毒B19是主要病原體,通過呼吸道飛沫或血液傳播。潛伏期4-14天后出現低熱、頭痛等前驅癥狀,隨后出現特征性皮疹。保持室內通風、避免接觸患者分泌物可降低感染風險。
2、典型皮疹:面部出現對稱性蝶形紅斑,呈"掌摑樣"外觀,伴隨口周蒼白圈。軀干四肢可見網狀或花邊狀紅斑,遇熱加重。皮疹不伴瘙癢,冷敷可緩解皮膚灼熱感。
3、關節癥狀:約10%兒童及75%成人患者伴關節痛,多見于膝關節、腕關節等部位。癥狀持續1-3周可自行緩解,急性期需減少關節負重活動。
4、血液影響:病毒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暫時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現嚴重貧血,需監測血紅蛋白水平。
5、孕婦風險:妊娠期感染可能導致胎兒水腫或死胎,孕20周前感染風險最高。血清學檢測IgM抗體可確診,高危孕婦需進行胎兒超聲監測。
患者應多飲水、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日曬刺激皮疹。飲食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獼猴桃,適量攝入瘦肉補充蛋白質。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皮疹完全消退前需隔離避免傳播。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2-4周自愈,出現持續高熱、嚴重貧血或孕婦感染應及時就醫。